第三章 引九凤开生路一镇囚牛(1 / 2)
高飞进了黑雾里,出来基本脱力。问了半天弄了句没戏!
杨正一听他说没戏!有点发火说“到底什么情况!”高飞看着杨正发火的样子,叹口气说“哎!里面没有一丝阴气!”杨正、晓刚和李怡然瞪大了眼同时问“什么!那怎么可能!?”高飞苦笑了一下说出了里面的情况。
高飞一进到黑雾里面,顿时狂风大作。周围黑气缭绕,不时传出凄厉的惨叫。高飞低头一看罗盘,罗针树立不动,直指天元。高飞一看吓一跳,这个样子是阴阳二气不存的时候才会出现的。也就是说这里根本没有阴阳二气。天地间不可能存在没有阴阳二气的地方。盘古开天,阴阳分。这是定律!只有一个可能,高飞心想那就是这里充斥的是怨气,无比的怨气。突然,里面传来一声幽幽的嘶吼。一个巨大的黑影冲了出来,那东西似龙非龙,。那东西龙头而弓角,红毛而黄身。腹肋之下生四爪,分五趾,爪如刀利。一下就扑了过来。高飞一惊,举起七星定天盘就是一挡。轰的一下,那乳白色的光顿时变得几乎透明。那东西一击便走,也不纠缠。高飞一看快挡不住了,赶紧往外跑一路跑出了黑雾。
听完高飞的话,杨正黑着脸说“我想我知道里面是什么玩意了!”大家都看着他,高飞也是好奇的问“是什么?”杨正说“说起里面的东西,就要提到一个人!”高飞急急的问“谁?”杨正冷冷的说“明皇朱棣!”众人一阵惊呼“什么?!和他有什么关系!?”杨正嘿嘿一笑说出了原因。
相传,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,元末明初,天下大乱,战火不断,饥荒遍地。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,以定天下,造福苍生,并赐斩仙剑,号令四海龙王,但龙王年老体弱,事务繁多,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。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,神通广大。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,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,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。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,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,安邦定国,雄霸天下。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,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。但九子仍是神兽,顿时呼风唤雨,大发雷霆。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,便决定用计,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:“你力大无穷,能驮万斤之物,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,我就放你们走。”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,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,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。原来,神功圣德碑乃记载“真龙天子”生前一世所做功德(善事)之用(功德是无量的),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,能镇四方神鬼。八子眼看老大被压在碑下,不忍离去,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,但发誓永不现真身。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,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。刘伯温得知此事后,也弃朱棣而去,脱离肉身返回天廷。朱棣后悔莫及,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,便让九子各司一职,流传千古。
听他说完,高飞突然大声说“你的意思是说那个事是真的?”杨正点点头。晓刚一看除了两人其他人谁也没明白,赶紧说“你们两个别打哑谜了!赶快说怎么回事?”高飞苦笑了一下,看着华馨容和常风说“这次你们的祸闯大了!”接着深吸一口气,说道“我和杨正有幸,读到过一本刘伯温首徒的笔录。根据上面的记载,朱棣本来身具皇气却无皇命。他苦求刘伯温为他想办法,刘伯温无奈之下为他布引龙阵。降下龙子,也就是龙的九个儿子辅佐他。结果朱棣成功当上皇帝以后,害怕刘伯温和九个龙子去帮其他人抢他的江山。就寻到一个夜郎古的修士,那时候夜郎虽然已经灭亡可是夜郎的古祭司却是存在了下来。那个修士在朱棣把刘伯温和龙之九子斩杀以后。就把九子封印,布成大阵借九龙之力将刘伯温的压在了阵中!”听完他的话众人张大了嘴,晓刚小心的问道“你不会说这里就是吧?”杨正和高飞苦笑着点了点头。
在场的人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。杨正长叹一声“哎!如果高飞没看错的话,那个东西就是龙子老大囚牛!这龙之九子被杀,怨气冲天,在加上刘伯温的怨怒之气。里面当然是阴阳不进,因为里面全部都是怨气!”华馨容都快哭了出来,常风结结巴巴的说“那!那!我们该!怎么办?”杨正眼睛一瞪!“怎么办!在难办也要办,如果不把九子和刘伯温重新封印。绝对会尸横遍野!”
杨正放下背上的大包,在里面不停的翻找。嘴里说“里面全是怨杀之气,九龙的怨气冲天我们就这样没法进去。如果高飞没看错的话,那是囚牛。这样说来高飞刚刚到的地方和封印囚牛的地方已经很近了。我们必须进去”高飞抬起头问“进去!?怎么进?”杨正摸出几根木头回过头嘿嘿一笑“嘿嘿!里面不是怨气吗?老子就用真火烧出一条路!我就不信这怨气,还能比南明离火还厉害!别忘了,九凤和龙族貌似很不对付哦!”高飞一看他手上拿的正是梧桐木。
凤栖于梧桐!杨正走到离黑气只有两三步的地方,把九根梧桐木这里一根那边一根的插了下去。仔细一看正好形成以个九宫图文。杨正插好梧桐木,嘴一咧“嘿嘿!老子今天以九宫对九宫,里面是九龙成宫,我这里是九凤。看看谁厉
↑返回顶部↑